2011-10-27 12:25?來源 溫州視線綜合新京報
秦公6號大墓犯罪分子所打盜洞。
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外景。
秦始皇先祖陵墓遠景。央視截屏
陜西省鳳翔秦公六號大墓被盜案告破,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網(wǎng),為首的盜墓賊自學盜墓,僅一年多時間所學遠勝考古專家畢生所學。陜西省鳳翔秦公6號大墓被盜案主犯讓所有的專家成浮云,在秦公六號大墓盜墓賊面前,中國所有的考古專家都成了狗屁不是,如此人才應該重用。
當然,中國的法律是不可能讓秦公六號大墓盜墓賊主犯得到重用的,因為他觸犯了法律。法律有時候是死板的教條,也許再過幾千年,后來人看我們現(xiàn)在的歷史,就好比我們看秦始皇的焚書坑儒。
所謂的考古專家,也是挖人家祖墳,唯一不同的是,他們是合法的盜墓。
秦公六號大墓盜墓賊主犯僅一年多的自學,沒有任何儀器,用腳步測量距離,繪制地下的秦公六號大墓構造圖,能算出主墓室距離地面的深度,誤差僅20公分,中國考古專家用再高端的儀器也不可能做到這么精確。這樣的人才判刑了不是很可惜嗎?沒錯,他犯法了,犯法的人也可以合理利用,就好像海洛因是毒品,當時臨床醫(yī)學上還是有用。
毒藥不會因為有劇毒而不被我們利用,秦公六號大墓盜墓賊如果是毒藥,他就是世界上最劇毒的毒藥,我們所有的專家都是解毒藥,當時目前還沒有哪一個解毒藥可以解這個劇毒,如此說來,秦公六號大墓盜墓賊不是比秦始皇墓中的寶貝還要珍貴的稀世珍寶嗎?只是我們的法律不知道怎么用好這樣的毒藥。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盜墓分子形成出人的、出錢的與出技術、出貨的等地下產(chǎn)業(yè)鏈。此案中,主要犯罪嫌疑人對秦墓的了解程度可與專業(yè)考古人員媲美。陵區(qū)安保落后,無任何技術防護設施。
秦公6號大墓20米盜洞直達“黃腸題湊”
今年6月,巡護人員發(fā)現(xiàn)秦公六號陵園出現(xiàn)異樣,沒有封土的大墓上顯現(xiàn)的盜洞已黑不見底,周圍散落的是些新出的黃土和青膏泥。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館長景宏偉立即趕到現(xiàn)場,把情況向文物、公安等部門逐一匯報,警方遂成立專案組著手調查。
鳳翔縣公安局經(jīng)偵大隊大隊長馬俊成說,接到報案說發(fā)現(xiàn)秦公六號墓區(qū)有個盜洞,直徑有40多厘米,深度有20米左右。公安人員立即趕到現(xiàn)場,后來文物人員也前來查看情況,初步判定為具有一定文物知識人員組成的團伙作案。
從案發(fā)現(xiàn)場照片看到,這座盜洞隱蔽性很高,其時小麥剛剛泛黃,盜洞深邃幽長而且?guī)捉P直,洞壁十分平滑,盜洞周邊沒有留下任何遺留物。檢查后發(fā)現(xiàn),盜洞兩米以下是用炸藥炸出,作案工具與作案手法都比較專業(yè),已經(jīng)炸到構成主墓室的棺槨黃腸題湊。
秦公6號大墓盜墓分子形成地下產(chǎn)業(yè)鏈
經(jīng)過反復多次勘察、化驗,專案組確認盜墓賊采用的是地下擠壓式爆破。其方法是,確定墓室之后,用洛陽鏟等工具打出直徑約10厘米的深洞,直達黃腸題湊。然后向洞內填充炸藥至地面兩米多,再用電池激活雷管進行爆破。因為爆炸距地面尚有段距離,爆炸聲非常小,難以驚動周圍。
專案組數(shù)次研判認為,內外勾結、利益共享、風險分擔是案件的主要形式,外省盜墓犯罪嫌疑人與本地人勾結,出人的、出錢的與出技術、出貨的等形成了一個非法的地下“產(chǎn)業(yè)鏈”。
在初步確定6名犯罪嫌疑人均來自河南省三門峽市陜縣后,10月12日,警方在三門峽抓獲張某、南某、任某3名犯罪嫌疑人,19日在寶雞將姜某抓獲,后又分別在河南和浙江將犯罪嫌疑人南某、曹某、張某和葉某抓獲。
經(jīng)審理,犯罪嫌疑人供述,此案是由寶雞姜某組織,由河南張某與浙江葉某出錢所為。具體分工先是姜某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負責勘察清楚墓室,河南張某出了約8萬元負責設備、炸藥、交通、人員等費用,浙江葉某參與出錢欲進貨,以便文物及時“出手”。
目前,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對于犯罪事實均供認不諱,其中8人已被關押在鳳翔看守所,1人仍在押解途中。
秦公6號大墓陵區(qū)無任何技術防護設施
寶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劉輝證實說,9個主要犯罪嫌疑人已全部到案,另外雖還有幾個涉案在逃的,但都非主犯,這件秦公大墓盜案目前已經(jīng)告破。
案件暴露出的盜墓“專業(yè)化”令人擔憂。根據(jù)審理情況,姜某、張某是最主要的策劃者、實施者,他們有目的、有計劃地分步實施了盜掘行為,而且具備一定的反偵查能力。
反觀秦公陵園的田野文物安全保護條件很不樂觀。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館長景宏偉說,在方圓二三十平方公里的陵區(qū)內,文物沒有任何技術防護措施,習慣于夜間巡護的文物保護人員在老百姓眼中就是“一年兩條腿,破鞋十余雙,手中大木棒,見影心就慌”的形象。如今,國家文物局已開始對秦公陵區(qū)立項進行技術防范工程,建成后將發(fā)揮巨大安保作用。
>>揭秘
自學古墓葬知識盜墓時缺氧昏厥
據(jù)調查,本案主要嫌疑人姜某,男,48歲,寶雞渭濱區(qū)人。作為熟悉情況的本地人,姜某跟當?shù)毓病⑽奈锶藛T多有認識,其對秦公大墓的了解程度甚至可與專業(yè)考古人員相媲美。有專家認為,他找秦墓的準確程度,放在陜西都是高手。
多次現(xiàn)場勘察自己繪圖研究
姜某1995年因販毒被判刑3年,無業(yè),靠父母退休工資生活。2010年初,姜某得知先秦文物年代早、規(guī)格高、價值大,盜掘后能一夜暴富,遂開始學習了解古墓葬及文物知識。
24日,姜某在鳳翔縣公安局看守所接受采訪時交代,他在2009年末就盯上大墓。在2010年初,曾專程坐班車從市區(qū)趕到位于鳳翔縣的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參觀。“正月十三那天,我進去參觀時主要就是看沙盤模型和上面的比例尺,那些我都記住了。”姜某還將展覽的一號大墓剖面圖用手機拍下,“主要是看清楚結構和中心點”。
回到家后,姜某將資料默寫下來,把圖片存到電腦上,隨后開始鉆研,在查看許多書籍資料后,他又幾次跑到寶雞先秦陵園博物館東側的秦公六號大墓周圍勘察。一年多,姜某通過腳步丈量和原有資料的比例尺,加之三角尺、圓規(guī)等工具進行計算,最后在電腦上勾畫出秦公六號大墓結構想象圖。
事后警方調查確認,姜某在野外腳步丈量百米誤差在50厘米內。按照姜某結構想象圖上標明的墓室上沿離地面19.8米的數(shù)據(jù),團伙作案時此距離最后確認是19.6米。墓室中央的定位,幾乎沒有偏差。
有人出技術有人出資金
姜某說自己沒有實力獨自盜墓,在今年1月認識了河南三門峽人張某,多次接觸后,姜某認為:“他有錢,一起吃飯出手大方,才決定一起弄大墓。”
按照事前約定,兩人一個出技術一個出錢,再找些力工開挖。“說好事后五五分賬。”隨后兩人找來幫手,趁著夜色趕到秦公六號大墓。
4月初,兩人開始在六號大墓附近踩點,還找來懂風水的盜墓賊勘察,最終按照姜某的計算數(shù)據(jù)安排開工。為節(jié)省時間,5月1日夜里,犯罪嫌疑人進行了深洞爆破。28日夜里,待洞內有毒氣體排凈后,先后找人下洞取土,并偷偷運來工具破壞堅固的黃腸題湊。
在連續(xù)三四天的洞下破壞中,因氧氣不足,張某有次被拉上來時已經(jīng)昏厥,在麥地里緩了很久才爬起來。因要新買工具且張某手頭不寬裕,浙江人葉某被拉進來。
專家分析,犯罪嫌疑人為找新工具以便破開黃腸題湊才致案發(fā)有一定的道理,但更可能的情況是,他們是在等待文物販子的過程中案發(fā)了,也就是說在找文物下家的時候,為保證文物是哪個坑的貨,有些文物販子要親自或派人到現(xiàn)場看墓,同時也便于盜到空墓時風險共擔。
打洞至逃離共花10萬元
在勉強破壞一根黃腸題湊之后,盜洞上放風的同伙突然發(fā)現(xiàn)有兩人靠近,便急忙和同伴跑到自己開來的面包車上。隨后一天,又有人靠近這塊麥田,加之麥收在即,雖然墓室近在咫尺,大量陪葬品就在里面,9名犯罪嫌疑人擔心事情敗露。兩天后,盜洞被巡邏的人發(fā)現(xiàn),隨后警方到達現(xiàn)場,犯罪團伙這才四散。
事后得知警方立案的消息,幾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認為自己做得高明,不會被追查到,雖有些擔心,但都各自在家安居。據(jù)幾名犯罪嫌疑人供述,開始打盜洞至逃離,他們已經(jīng)花掉了近10萬元,且已經(jīng)和文物販子建立聯(lián)系。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審查中。
寶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劉輝接受采訪時表示,盜賊盜墓未成功的原因有三:一是墓室太深,下面缺氧;二是盜賊帶的工具不得力;三是盜洞太小,不便作業(yè)。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