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8-11 20:42?來源: 中國天氣網
大運會氣象服務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8月的深圳,既有麗日藍天、也有臺風暴雨。突發(fā)性、局地性氣象災害呈現(xiàn)多發(fā)、頻發(fā)、重發(fā)的態(tài)勢。8月在深圳舉辦國際賽事,必然要面對多變且規(guī)律異常的各類氣象災害,這對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
為了堅守“奧運標準”、兌現(xiàn)“一流服務”,期許一個“美麗的天空”,從大運申辦成功的那天起,深圳氣象人艱苦奮斗了4年,在借鑒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氣象服務經驗的基礎上,引進、開發(fā)、集成、創(chuàng)新,建成了新一代體現(xiàn)“深圳質量”的大城市精細化氣象監(jiān)測預警和信息服務體系,這個體系的精彩在于“看的見、報的準、傳的快、用的好”。目前,大運會氣象服務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早在8月1日起就已經全面進入實戰(zhàn)狀態(tài)。
深圳大運會氣象服務新聞通氣會(卞赟 攝)
看的見
氣象行業(yè)內有句話說:“探測是氣象事業(yè)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看的見”說的是一流的氣象綜合探測系統(tǒng),表現(xiàn)在:
深圳市氣象局副局長毛夏談大運會氣象服務(卞赟 攝)
“細”:1953平方千米面積上建了142個自動氣象站。平均而言,相當于在深圳任何一個地點,2公里范圍內一定有個氣象站在為你服務。
“快”:所有的自動站每分鐘觀測一次。在深圳,任何的風雨變化,1分鐘內就匯集到了氣象預報中心,5分鐘內就能讓市民共享實況信息。
“防”:夏季影響深圳的天氣系統(tǒng)多數(shù)來源于海上,海上建氣象觀測系統(tǒng)十分困難。深圳市氣象局通過與有關單位合作,成功地在三個海上石油平臺上建立了自動氣象站,使深圳的氣象災害體系向海上伸展了200-250公里。
“精”:裝備各種先進的氣象探測設施:如氣象雷達站、氣象衛(wèi)星地面站等,還包括雷電定位、風廓線儀、太陽輻射、微波輻射、天空成像、湍流通量、能見度、大氣成分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氣象探測系統(tǒng)。
“聯(lián)”:中國氣象局于今年7月4日下發(fā)通知,要求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區(qū)、海南省等6個省氣象局所屬的15部氣象雷達和2000多個自動氣象站參加深圳大運會氣象保障服務,在2011年8月1日08時到8月23日23時期間按深圳的要求加密觀測,并將信息實時傳送到深圳市氣象臺。這相當于將防區(qū)從250公里延伸到了1500公里。
報的準
“報的準”指的是天氣預警預報能力,最關鍵的是預報準確率和精細化水平,其主要表現(xiàn)在:
深圳市氣象局副局長蘭紅平談氣象服務質量的提升(卞赟 攝)
優(yōu)秀的預報員團隊:深圳有一支在國內獨具特色,由專業(yè)技術類公務員為主組成的預報員團隊,他們有連續(xù)3年全省團體預報質量第一名的驕人業(yè)績,有多名全國優(yōu)秀預報員,有直接參加亞運氣象服務的實戰(zhàn)經驗。
強大的外援專家團隊:廣東省氣象局7月23日下發(fā)通知:抽調廣東省氣象臺、省氣象信息中心、省氣象影視服務中心、省大氣探測中心、省科技服務中心、中國氣象局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珠海、東莞、惠州、江門等15個市氣象臺的37名專家在7月31日-8月23日期間赴深圳參加大運會氣象服務工作。這其中既有國家級的首席預報員,也有著名的首席科學家。
先進的預報業(yè)務系統(tǒng):在借鑒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氣象服務系統(tǒng)等基礎上,通過引進、消化、集成、創(chuàng)新,深圳的氣象專家圍繞著全社會對氣象預報精細化的要求和大運會的氣象服務需求,自主開發(fā)了數(shù)據集成、臨近預報、數(shù)值預報、分區(qū)預警、臺風預報、空氣質量、精細化服務等七大業(yè)務技術平臺,8月1日起將正式為每一個大運比賽場館(特別是戶外比賽場館)提供逐3小時的精細化天氣預報預警和個性化的賽事氣象服務。
本文“”來源:http://www.zhenzhibao.cn/weather/taifeng/3873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編輯: 余曉芬